关于广西风雨林科技开展跨境就业服务的模式,从描述上看存在一定的合规性和特殊性,以下是基于现有信息的客观分析和注意事项供参考:


核心要点解析 & 合规性评估

「无需商务部资质」的前提是否成立?

理论依据
根据中国现行法规,若该公司仅扮演纯招聘服务商角色(即撮合求职者与企业,收取居间费用),且最终《劳动合同》由实际用工企业(境内主体)与员工直接签署,则其本质属于国内人力资源服务,理论上可不申请《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》(俗称“商务部资质”)。
 关键区分点
需严格界定其功能边界——若仅提供简历推送、面试辅助等基础服务,不介入薪资发放、境外管理、纠纷协调等环节,方可脱离外派资质要求;反之,若实质承担了外派机构的职能(如代发工资、购买商业险、驻外管理),即使名义上非"外派",仍可能被监管部门认定为变相外派,存在法律风险。

「国内企业外派」模式的优势与风险

 优势

  •  权责清晰:员工的劳动关系隶属于国内母公司,五险一金按中国标准缴纳,理论层面更有保障;

  • 出境便利:以因公出境名义办理商务/工作类签证,较个人旅游签更合规;

  • 薪酬透明:薪资结构由雇主直接约定,避免多层抽成。

风险预警

  •  核实用工真实性:务必确认所谓"合作企业"是否真实存在,有无拖欠工资历史(可通过企查查/天眼查核验);

  •  跨国劳资纠纷解决难度大:一旦出现工伤、辞退争议,需依赖国内劳动仲裁+境外诉讼,周期长成本高;

  •  社会保障真空:部分企业在境外未给员工缴纳当地医保/工伤保险,仅靠国内社保难以覆盖突发状况。

 如何判断该公司是否正规?

核查维度具体方法红线警示信号
企业资质查看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含"人力资源服务";询问是否持有《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》无照经营或超范围经营
合作案例要求提供过往成功案例的员工姓名+企业盖章offer letter(隐去隐私信息)拒绝提供或仅有模糊宣传素材
合同文本重点审查三点:
① 签约主体必须是境内法人单位;
② 明确工作地点/岗位/薪资;
③ 注明回国安置条款
合同主体为境外公司或个人;缺失关键条款
收费方式合法服务费应开具增值税发票,且金额合理(通常不超过月薪20%)要求现金交易;收费过高或分期付款

行动建议

 对求职者:

  1. 三重验证

    • 第一步:登录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】查询"风雨林科技"工商登记信息;

    • 第二步:致电当地人社局(广西区号+12333)咨询该企业是否存在投诉记录;

    • 第三步:向已入职人员打听实际工作条件(可通过脉脉/领英私信匿名询问)。

  2. 合同必读条款

    •  特别注意"紧急联系人""医疗救援方案""遣返安排"等容易被忽视的条款;

    •  警惕注意任何要求缴纳"保证金"的行为(部分企业办理签证机票等要求除外)。

  3. 备份计划

    • 留存好所有沟通记录(微信聊天记录截图+原始载体保留);

    • 出发前将行程报备给家人,并保存使领馆联系方式(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热线+86-10-12308)。

对企业方:

若贵司计划采用此类模式输出劳动力,建议:

  •  聘请熟悉跨国劳动法的专业律师审核合作协议;

  • 在目标国设立本地化管理机构,确保遵守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和工时制度;

  • 建立跨境员工专项台账,定期向外汇管理局申报跨境薪酬数据。


行业背景补充

当前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,禁止无资质企业新开拓赴敏感国家/地区的业务。但对于已有稳定合作关系的老项目,部分地方政府允许"一事一议"备案。建议关注广西商务厅官网发布的《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》,了解最新政策动态。

(注:以上分析基于公开信息整理,具体个案需结合证据材料综合判断。如需进一步协助,可提供合同片段进行针对性解读。)